站在长江新区六指街道虎豹村的田间地头上,一垄垄绿油油的小麦在眼前铺展开,这里正是“新农人”袁焱金的奋斗场。此时,他熟练操控着一架无人机在麦地上空来回穿梭,进行打药作业。“不止打药,开荒、犁地、起垄、选种、播种、施肥、灌溉、收割……每一个种植环节,我都会干。”袁焱金笑着说道。
从农业“门外汉”变身“小能手”后,每天忙到一身汗一身泥,已成为袁焱金的日常,但他乐在其中,身上总有股使不完的劲儿。2020年,辞去上海工作毅然返乡后,袁焱金创办了武汉佰芳圃农林科技专业合作社。尽管创业之路并不平坦,但袁焱金并不气馁,在学习中实践、在实践中学习,如今种植面积超千亩,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。
1985年出生的袁焱金是土生土长的六指街道虎豹村人。很小的时候,他就经常跟着父母下地种田,因为耳濡目染,袁焱金的心底从此埋下一颗乡土的种子。
大学毕业后不久金融理财服务管理,袁焱金进入上海一家公司,从事园林景观设计、环境规划方面的工作,薪资待遇可观。这样稳定的生活过了8年后,袁焱金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:辞去工作,回乡创业。
谈起为何选择回到家乡,袁焱金回忆道:“我曾随公司团队到上海崇明岛、浙江宁波一带参加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考察,在那里,我看到集中连片规划的农田,绿油油的庄稼和各种经济作物长势喜人。可是,家乡的景象却是土地利用碎片化、零散化,部分土地甚至出现撂荒的情况金融理财服务管理,地里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。之后,越是往深处了解,就越是能感受到差距。”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家乡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,也养育了袁焱金,他生出一个念头,那就是回到土生土长的家乡,种地去!
当回乡的袁焱金为自己的创业想法而兴奋时,不承想亲朋的态度却让他陷入两难之中。身边了解他为人的同事、朋友对他很鼓励,并给予大力支持。父母却非常生气,他们不理解儿子好不容易跳出“农门”,为何又跑回来当“农民”,甚至认为儿子“疯”了。“那段时间,我的脑海里每天充斥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声音。”袁焱金苦笑着说道。
可是,心之所向,行必往之。袁焱金对妻子说,回乡种地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,是认真的。他向往田园生活,更想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。
“父母那边,我去做思想工作,你只管放手去干,就算创业失败了,咱们这个家永远不会散。”妻子的支持就像一颗定心丸,终于,他不再犹豫,2020年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。
但隔行如隔山,光凭一腔热血可不行。尽管从小生活在农村金融理财服务管理,但在其他行业工作多年的他,对农业种植的认识仅是基于小时候看父母劳作的记忆。如今该种什么、怎么种、种在何处,这些都让袁焱金费尽思量,一直在认真规划发展思路。
袁焱金结合六指良好的地理资源和气候优势,在确定大田常规粮食作物的种植方向后,他查阅大量书籍,学习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,积极参加农作物种植相关知识技能培训,还经常到周边种植基地参观“取经”。做足准备的袁焱金便着手创办了武汉佰芳圃农林科技专业合作社,在许桥村承包了700亩土地。
2020年8月,袁焱金接到第一笔订单。当时湖南一家公司面向国内大量收购优质油菜籽,用来生产一种高油酸、低芥酸的健康食用油。袁焱金果断抓住商机,接下了这笔业务。
冬去春来,眼看地里的油菜从出苗、现蕾、抽薹到开出金灿灿的花,即将进入角果成熟期,袁焱金满心欢喜。他算了一笔账,按照亩产300斤菜籽计算,初次种植预计能赚20万元。可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。由于连日干旱,油菜后期长势受到影响,尽管袁焱金买来4台喷灌设备加急抽水灌溉,可当年的产量仍远不如预期。最后结算下来,他亏损了三十多万元。
第一次失败并没有击退袁焱金,相反,他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种植经验,把原来地块之间的田埂推平变小田为大田,再按照3米宽度起垄,大型农机就能开进田里作业;浅开厢沟,深起围沟,能实现排灌畅通,提高抗风险能力。
在袁焱金的辛勤耕耘下,土地收成逐年转好。再后来,他又陆续流转虎豹村450亩土地、同联村300亩土地,实行两季轮作模式,冬种油菜、小麦,夏种高粱、玉米、大豆,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,提升土地农产品产出能力。
袁焱金热爱土地,从一开始,他流转土地的目的只有一个:不让土地荒着。只要是这个村湾的土地,无论好坏,一律以同等价格流转下来。眼下农作物迎来旺盛的生长期,袁焱金往地里跑得更勤了。对于种植的小麦、油菜,他信心满满:“照目前的生长情况看,今年收益差不了!”而谈及未来,袁焱金也表示要继续种下去,“一直种到老!”
广阔农村,大有可为。近年来,长江新区通过做好人居环境改善、基层设施配套等公共服务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,吸引了越来越多像袁焱金这样懂农业、爱农村的人扎根家乡、投身农业,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。